【摘要:互聯網印刷模式的開啟,是印證著未來,還是仍然需要漫長的歷程去磨練,這需要時間去驗證。】
隨著互聯網的崛起,在印刷平臺,已經有幾家做的比較不錯的網絡平臺,比如開心印、改圖網等等,都以互聯網為市場拓展業務,也是做的如火如荼。但盡管如此,還是有很多意外的聲音在呼喊,“印刷行業衰落”的聲音,也引起了不少印刷行業人士的共鳴。
據新聞報道,一名在傳統印刷行業領域干了十多年的企業老總以一篇“互聯網化的印刷的出路”并迅速被廣泛傳播,引來無數人的反思和迷惘。據這位老總的文章內容介紹說,他是一位十多年從業經驗的人,其印刷廠更是擁有四臺大型印刷設備,員工100多位,年均收入約5000萬人民幣,然而隨著互聯網的大眾化,傳統行業逐漸衰落,他認為這是互聯網的沖擊,于是打算將互聯網引入印刷行業,他開始四處拜訪在互聯網行業有相當經驗的人,然而事實卻往往并不簡單,他組建團隊,卻總找不到方向感,于是有人開始建議他尋找產品經理,但總無奈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經理人,畢竟“互聯網+印刷”的產業結合,本身就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,而且往往產品經理的要求超過自己的預算,這也造成了很多的擔憂,很多無奈,最終因無法堅持互聯網+,而繼續選擇傳統產業的發展。
其實按照筆者的意思,我覺得互聯網與印刷行業無法完全滲透的幾個最主要的原因是:
百度一下“印刷”這幾個關鍵字,會發現網站上出現大量的頁面,甚至以億為單位的頁面出現,這時候,要想展現出來就需要一定的技術水平;
印刷行業更多的以本地化為主,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客戶會選擇同城交易,而不是網上肆意搜索;
互聯網化的投入時間需要很長,這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就是企業可能無法接受一個月、兩個月、甚至一年、兩年才會有效果的投入產出比;
這幾點是印刷業與互聯網最難磨合的地方,也許將來的一天,隨著交通的改善,以實現“天下共一村”的契機,互聯網與傳統化產業會相互交融,但這也許只是時間問題。
印刷企業如果想在互聯網的未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,那得先認清網絡印刷的基本面,畫出自己的規劃以及落實點,這樣才有更多的機會。
(編輯:深圳景興包裝印刷廠)